愛普雷德

據說智慧養(yǎng)老機構優(yōu)秀護理員人人都會的隱藏技能!太贊了!

60

  在我國現階段, 老年公寓作為一種社會化的智慧養(yǎng)老方式已經逐漸被人們接受, 而入住老年公寓的大多是高齡、 帶病、 家中無人陪伴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。他們必須離開自己多年的生活環(huán)境和已經形成的生活習慣, 重新選擇和適應, 致使老年人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。

1 常見心理壓力

1)情境失控感

 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后, 對公寓的環(huán)境陌生, 對工作人員缺乏了解, 這種對情境的不明確, 或不能達到對情境的把握時, 會引起機體強烈的焦慮。不僅物理環(huán)境的不明確和不能把握會引起焦慮, 社會環(huán)境的不明確和不能把握, 也會引起機體的高度緊張和自我防衛(wèi)狀態(tài)。老年人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, 表現為少言寡語, 不愿與他人交流,在需要幫助時, 表現的不知所措


2)生活空間被剝奪感

個人空間為一個人提供了自我感、 安全感和控制感。個人空間受到侵犯時,會使人感到隱私權的喪失和脅迫感。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后, 必須離開自己多年的生活空間, 由獨自生活改變?yōu)榧w生活, 自己的生活起居甚至自己的隱私都暴露在別人的視野中, 工作人員可以隨意進出,老人因感到自己的生活空間被剝奪, 而感到無奈和憂慮, 甚至有的老人不肯離開自己的房間, 處于高度的警覺狀態(tài)。


3)角色適應不良

 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人格上變得以自我為中心, 認為自己的一生為社會和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, 希望周圍的人喜歡他, 尊重他、 順從他。入住老年公寓后, 在家庭中的 “核心地位” 被自然取消, 特別是有些男性老年人, 一貫制的家長作風不復存在, 而成為 “被管理” 的對象, 有些老人感到郁悶或經常發(fā)脾氣, 情緒波動很大, 這對老年人的身心極為不利。

4)自卑感和無用感

老年人到一定年齡后, 自然的由社會的主宰者變?yōu)樯鐣囊蕾囌撸?由社會財富的創(chuàng)造者變?yōu)樯鐣敻坏南M者。雖然入住養(yǎng)老院的老年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經歷和工作經歷,但是,入住養(yǎng)老院后即把他們的過去畫上了一個句號。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的生活,每天看著光陰從自己的身邊流逝,心有余而力不足,無論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負擔,這種自卑感和無用感,使老人感到茫然, 失去生活的信心, 甚至悲觀絕望。


5)“與世隔絕” 的孤獨感

  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僅是白發(fā)和皺紋, 他們真正的不幸不是身體的衰弱而是心靈的冷漠和孤獨。老年人入住養(yǎng)老院后, 離開了親朋好友,由于自理能力的降低和活動空間的減小,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, 顯得無力和無助。有的甚至認為,入住養(yǎng)老院是家庭的拋棄和社會的拋棄, 表現為生活單調乏味、 心情惆悵不安、孤寂、 悲涼、 空虛和憂傷,情感淡漠, 對外界變化漠不關心。


6) 語言溝通障礙

  人際溝通是指人們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符號系統(tǒng)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。老人由于身體的老化和疾病的因素, 老人出現吐字不清, 視力和聽力障礙, 使語言溝通缺乏準確性和有效性,表現為急躁,易怒,不合作。

2 護理對策

1)幫助老人把握情境

  對新入住的老人,工作人員應熱情接待,主動的進行介紹,包括養(yǎng)老院的環(huán)境設施和人際關系,如老人的寢室、娛樂室、康復室、作息時間、就餐時間以及可能為老人提供的特殊服務等,讓老人感到被尊重、被接納和有歸屬感,這樣可以縮短老人適應新環(huán)境的時間。


2)為老人提供安全感

  在老年公寓,老人所居住的床位和床旁桌等區(qū)域即為老人的個人空間。在進出房門時應敲門并征得老人的同意,特別是對于視覺障礙而聽力敏感的老人。在為老人提供服務時如整理床單位、 為老人取用物品和洗衣物時,應做好解釋工作,避免老人產生空間被侵犯感


3)幫助老人盡快適應角色

耐心與老人溝通,并組織老人一起交流,互相介紹,互相認識,互相理解,融為一體。因為他們年齡相近,有著共同的奮斗經歷,容易相互吸引。這樣使老人們感到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老人, 都是這個特殊大家庭中的一員,大家平等相待,和睦相處,彼此尊重。

4)幫助老人克服自卑感

為了避免老人的落差感,自卑感和無用感,工作人員應該集思廣益,為老人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適宜老年人的活動,如故事會、書畫展、下棋比賽,創(chuàng)造機會讓老人們充分展示他們輝煌的過去,以此來教育和鼓勵年輕的工作人員,讓老人們感到他們身上的傳統(tǒng)美德在年輕一代的身上延續(xù),充分體現他們的價值感。


5)消除老人的孤獨感

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, 深刻剖析目前形勢下養(yǎng)老院的發(fā)展趨勢和社會對養(yǎng)老院的需求,使老人認識到,入住養(yǎng)老院是社會養(yǎng)老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,絕不是家庭和社會的拋棄。工作人員要多與老人接觸,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并滿足。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盡多地看望老人,以消除孤獨感。


6)利用多種方式與老人溝通

在語言性溝通出現障礙時,非語言性溝通的功能越發(fā)明顯。我們可以通過眼神、 表情、動作等與老人溝通,也只有在與老人密切接觸中,才能彼此理解非語言性溝通所傳遞的信息,工作中耐心、精心、細心無疑是跨越這一障礙的最好途徑。



小結

智慧養(yǎng)老機構護理人員在護理老人的過程中要以整體護理觀為指導,不僅要關注老人的身體情況,還要關注老人的心理和社會需求;堅決改變 “一張床” 和 “三頓飯”的養(yǎng)老模式,真正體現精神養(yǎng)老,避免和緩解老人的心理壓力,使老人在養(yǎng)老院生活的舒適開心,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。


025-86199230       17361895890
公司地址:南京市江寧區(qū)創(chuàng)研路266號麒麟人工智能產業(yè)園3號樓4樓
電子郵箱:njaplid@163.com
掃描二維碼關注
愛普雷德智慧養(yǎng)老公眾號
?2021 南京愛普雷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   版權所有   蘇ICP備 15007615號-9
養(yǎng)老時間銀行
養(yǎng)老助餐監(jiān)管
聯(lián)系我們:
025-86199230
全國服務熱線